彭钢 |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



彭钢: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及其效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到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学校数最多、学生数最多的庞大的现代教育体系。因为我们人口多,所以“庞大”、“最多”是名副其实:一个大国必然会有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

  1. 名副其实的“现代”

  称之为“现代”主要因为:第一,从时间角度看:完全是当代建构的“产物”或“产品”;第二,从体系与框架的完整性看,各类要素基本健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等,可以说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的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第三,从价值选择看,体现了世界普适的理念与精神,如“公平”、“效率”、“民主”、“科学”等,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第四,从功能上看:有效支撑了一个现代大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2. “四梁八柱”基本建全的意义

  “四梁八柱”意味着教育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基本完工,关键是如何“内部装修”和“添砖加瓦”。为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立了完整框架,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教育创造了“黄金机遇”;为全面提升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提供了“制度化”的环境和条件。

  3. 国民素养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据胡鞍钢团队的测算和预测,我国15周岁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纵向比较的结果看:1950年为1.0年,1980年为5.33年,2010年为9.9年,2020年将达到11.0年,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1.03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11.05年。横向比较,与美国进行的比较。(参见表1)

  4. 中国教育为追赶美国贡献至伟

  胡鞍钢指出(《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中国对美国的教育追赶是人类历史上更大规模、更具重要意义的现代化追赶。

  5. 其他主要指标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09年9.9%-2014年15.8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22.94%-2014年27.97%;全国技能人才队伍2014年已经达到1.57亿人,相对2004年的8720万人,增长了80.4%,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8.09%,技能人才密度明显提高;2014年我国高级技师为145.6万人,高级技师年平均增长率为9.3%。

  6. 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报告

  2016年12月10日,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发布暨人力资本国际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最新人力资本指数估算结果和《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

  1985-2014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岁上升到了3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从6.38年上升到了10.05年,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从14%上升到了3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从2%上升到了16%。

  二、体系完善的着力点:增强结构性的活力

  1. 现有体系、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短板明显;二是“不通”较多;三是缺少“包容”;四是封闭性较强;五是“选择”单一,导致“竞争”激烈,等等。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和文化、环境都是紧密关联的。

  2. 根本问题在于“活力”

  周其仁教授《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一文,从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对激发中国经济活力所形成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深刻描述和分析了造成体制障碍、体制摩擦、体制腐败等的原因和机理,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3. 好的体制:有利于“血脉畅通”

  “通”则“活”、通则“力”、通则“畅”,才能生龙活虎、充满生机、朝气蓬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应着眼于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释放教育发展的活力、增强教育发展的动能,拓宽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好教育的局面,即“共筹”“共建”“共享”的局面。

  4. 完善体制的五条建议

  一是“简政放权”:明确边界,降低门槛,放开束缚;

  二是“补齐短板”:社会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

  三是“增加连通”:平行连通、纵向连通、领域连通;

  四是“扩大开放”:面向社区、面向社会、面向国外;

  五是“增强包容”:多样性、层次性、选择性。

  三、机制完善的聚焦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强”起来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让每一个人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不仅要公平更要有质量,是一种公平基础上的质量,更是一种有质量的公平,而绝不是低水平的公平。一句话,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 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

  “新”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新”,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驱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更加完善的教育结构、更加美丽的教育环境。建设教育强国,强就强在教育质量,强就强在努力实现具有“世界一流”标准、内涵、水平的教育质量。

  2.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要素

  一是内涵提升;二是专业品质;三是特色形成;四是品牌众多;五是国际影响。

  3. 以机制变革保障质量提升

  (1)突出“低重心”战略设计

  以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来解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区域(老少边穷)和乡村教育;继续推进和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升级资源配置“高端性”

  逐步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到内涵、专业、特色、品牌、文化建设上来,配置到课程与教学改革等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上来;

  (3)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明确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度保障学校的专业主体地位,建构专业领导、专业自主、专家治学的制度体系;

  (4)健全专业服务保障体系

  形成职前-职后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以教研、科研、培训等为重点的专业服务,有效增强“互联网+教育”对课程、教学、教师等的全面技术支撑。

  (5)强化制度政策“驱动力”

  明确负面清单,让作为决策主体和变革主体的人敢于、勇于、善于进行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和大胆尝试;建立充分的评价、激励、奖励机制,推动区域教育、学校教育、教师个体在内涵、品质提升方面的成就和成果。

  (此文根据彭钢在2018年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来源:2018南京长江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