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中国网: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网讯  12月16日上午,长江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出席。

  论坛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主持,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智致欢迎词,湖北省教育厅巡视员严学军,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恩科,全国政协委员、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发表了讲话。

  今年是长江教育研究院成立10周年,论坛开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颁发了长江教育研究院“教育建言卓越贡献奖”;并举行了《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首发式。

  据介绍,长江教育研究院在十年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为了提升自身能力和更好健康发展,必须以“教育智库”为担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主要目标,以“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能力、实践导向”为基本原则,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建设有特色、质量高、竞争力强、影响大的教育智库形象。为此,借十年院庆之机,从2015年5月开始,专门组织院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撰写出版《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

  全套丛书一共14册,从主题和类型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国外教育智库研究,重点是对成立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成效最显、影响最大的美国教育智库进行研究,全面考察其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运行模式、基本特征、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和未来走向,作为中国教育智库建设提供借鉴,这方面论著包括《国际思想库——国外教育智库研究》(周洪宇、付睿、邓凌雁著)、《智库的作用——以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为例》(周洪宇、付睿、邓凌雁著)、《大学新智库——以美国大学智库为例》(郭伟编著)、《智库的价值—–国外学者论智库》(周文鼎、黄亚栋、杜小双编译)、《全球教育治理——国外学者论集》(周洪宇、黄亚栋、邓凌雁编译)和《全球教育治理——国内学者论集》(周洪宇、申国昌、刘来兵编)等;二是中国教育智库研究,试图系统分析中国教育智库的产生背景、客观环境、发展历程、主要任务、运行模式、成绩不足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健康发展作参考,这方面论著包括《智库的意义——国内学者论智库》(周洪宇编)、《智库的转型——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转型发展实证研究》(付卫东、付义朝著)和《新智库指数——中国教育发展指数、创新指数与绿色指数》(张炜、陈光春著)等;三是长江教育研究院自身研究,即对长江教育研究院十年成长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与总结,介绍其建言献策的情况及其产生的效果,探讨今后的健康发展道路。这方面论著包括《智库的成长——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探索之路》(周洪宇、申国昌、陈冬新著)、《智库的力量——长江教育研究院历年教育政策建议书》(周洪宇、胡明亮、张建林编)、《智者的建言——长江教育研究院顾问专家国是建言集》(周洪宇、杨可、方平编)、《智者的声音——长江教育研究院院内专家国是建言集》(周洪宇、刘国卫、刘来兵编)和《智库与治理——周洪宇国是建言》(周洪宇著,上、下卷)等。该丛书依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案、从理论到实证、从转型到创新、从国外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从当下到未来的思路布局,回顾历史,关注现实,着眼未来。

  “在参与这套研究丛书的专家学者中,既有年逾七旬的资深专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术骨干,还有充满活力的学术新锐。我的考虑是,长研院不仅要出一套该领域带有某种原创性的学术著作,也要带动和产生出一批教育智库和教育治理研究的优秀专家尤其是年轻人才,他们将是我国学术界的未来希望。”周洪宇说。

  该院成立十年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政策研究智库高效运转的体制与机制。除了建立“旋转门”机制,打破政府、企业、智库人员流动的玻璃屏障,凝聚一大批在教育政策研究、咨询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型领导与学者外,每年3月初全国“两会”前,长江教育研究院还会抓好“常规动作”——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北京·长江教育论坛”,开展教育政策座谈研究,专门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举行教育问题座谈会,并以建议的形式参加智库相关研究研讨、政策咨询、成果转化与形成等工作,推出了一批教育咨询研究报告、《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国教育黄皮书》等众多研究成果,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努力。

  此外,在智库建设过程中,长江教育研究院坚持实践导向,持续进行了“接地气”的教育政策研究活动,不仅出思想、出人才、出成果,而且也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展望下一个十年,周洪宇信心满满地说,高度重视成果的传播与推广是世界知名智库的一个共同特点。“作为教育政策研究特色智库,不仅要努力拿出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观性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和落实,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更好地为改革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