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 新时代的新教育——关于未来学校的若干思考



  陈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我们单位是一个新的事业单位,成立到现在为止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面我们集中干了一件事,因为在外面的人看来我们干了很多事情,但其实我们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构建一个教育创新要素聚集的平台,然后去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个教育变革的中心,这就是我们所集中做的一件事情。

  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对教育工作者来讲,你必须不停地去思考未来,而未来就要求我们不停地去创新,不停地去做改革的实践。这是教育它的一个特性所决定的,所以站在我们今天这个位置上我们怎么去思考教育所站的这样一个历史方位,我们把它概括为三句话:

  一句话叫国家进入新时代,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目标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年和2050年这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就是我们今天培养的,所以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时代。从2017年-2050年,我们将会有6亿学生进入到我们的学校教育的体系里面,还不包括要在我们这个体系中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2035年和2050年是什么样子的,为新时代提出的命题,首要的第一个命题就是我们为未来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责任。

  第二句话叫做教育处于新周期,这个周期不是按照3年、5年来定,因为我一直在教育,过去长期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的工作,我们每到3年,每到5年都会说我们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阶段,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讲的是教育处在新周期,但是不是3年、5年,不是10年、20年,是一个大的历史周期。前面一个周期,大概花了70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肯定是超过50%,进入到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当我们开始起草“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发现跟过去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很容易定义量化的指标,因为它已经接近完成,而这个往往是在过去做五年规划的时候最难的一个部分,因为你要反复的测算,说明什么?说明一个大的历史周期结束了,这个大的历史周期是以普及规模发展作为它的一个主要的特征。我们今天很多同志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其实今天我们说起来一个很轻松的事情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如果放到人类历史上,我们在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目标,也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是这个阶段结束了以后,后面这个历史阶段是什么?我们不管怎么讲,说促进公平也好,提高质量也好,优化结构也好,如何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好,总而言之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周期,这个周期也可能是30年,也可能是50年,但它肯定不可能是5年,10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来的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肯定也是5年过完了就能完成。

  第三句话叫做科技孕育新未来。其实刚才讲的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讲的很成熟,随着技术集群化的突破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从互联网到大数据,到虚拟现实技术到人工智能到智能制造,所有这些不仅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如果展开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讲人工智能。道德经上有一句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人类社会在整个宇宙或者自然阶段发展的过程中间出现生命我们看成道生一,然后雌雄分体开始一生二的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界,因为是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界才有我们今天世界的丰富性。接下来是一个二生三的过程,其实我们可以看成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人工智能出现以后再接下来是三生万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一个复杂的世界。其实在人工智能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它会有男有女,它会是个性化的,它会是以各种呈现方式,它会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间我们人如何生存,如何相处,我们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技术问题、进步和演化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发展的机会,我所以把中央已经很明确的要去在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要在中小学讲人工智能的课程,可是对于我们教育界的同志来讲我们无法回答人工智能的课程怎么在学校里面上,上什么样的内容,谁去上,是你现在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

  所以面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三重变革叠加的一个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革新的一个时代。为了应对这个时代我们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最近搞了三个引领性的教育创新工程:一是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它就一定决定了我们教育的基础设施将跟过去是不一样的。二是面向大学和职业院校提出要建设智慧学习工厂,大学和职业院校未来的基本的单元,基本的结构和基本的运行方式将跟今天是不一样的。三是未来中小学的研究与实验计划。虽然叫未来中小学的研究与实验计划,但实际上我们这个研究和实验计划关注的是从0-18岁的整个儿童的成长,因为只有你去关注整个0-18岁的儿童的成长,你才能在今天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知道我们如何去培养人,这要超越传统学校教育的界限,要填平我们今天存在的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鸿沟,我们才能面向未来。

  把这三个计划回合起来就是干一件事,就是今天的教育形态,我们今天的学校形态是指工业化时代以来形成的,它既然不是从来就有,它就不会永远这样。什么时候是它变革的时候?我们今天讲判断各种各样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我们今天讲这样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这是我们要准备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智库需要研究的东西,我们非常希望跟大家一起携手去面对这样一个高度不确定性,但是充满挑战性的,但是正是智库大有可为的一个新的时代。谢谢大家!

  (此文根据陈锋在首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来源: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