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至2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总负责人周洪宇赴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小学、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厦门市湖里区湖边花园幼儿园、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调研指导, “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秘书长刘来兵、“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福建中心副主任王飞骅等陪同指导。
12月23日上午,周洪宇一行在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副局长任可、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李涛、侨英小学校长苏巧真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侨英小学校园各场馆。
周洪宇在听完“小先生”关于校园的介绍后,对学校浓厚的仁真文化、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该校“求真”理念与陶行知教授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是相一致的。
周洪宇表示,该校“立仁求真”课程的落实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觉学习、主动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成效较为突出,应在此基础上继续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多措并举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随后,周洪宇一行参观了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厦门市湖里区湖边花园幼儿园,集美区教育局、湖里区教育局相关领导陪同。
周洪宇强调,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可感受、可体验、可表达、可创造的平台,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加强幼儿园管理队伍建设、场馆建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实践”教育系列活动,让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六项核心素养。
12月23日下午,周洪宇一行赴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丹玲等领导陪同。随后,周洪宇为该校教师作了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做行知式大先生》的讲座。周洪宇认为,教育家即有信念、有情怀、有品德,在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上有创新、有特色、有贡献、有影响的优秀人物。在时代背景下,培育教育家精神,就是要求教师做行知式大先生。
12月25日上午,周洪宇一行赴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调研,在学校书记黄权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重点了解了“蛙的旅行”和“雨水花园”这两个项目化学习空间以及科创楼的非正式学习活动空间。这些区域展现了该校将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的独特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随后,福州市“生活·实践”教育交流活动在该校举办,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颖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学校副校长郭宝珠主持。
陈颖对周洪宇教授一行及省内各兄弟学校领导来宾的到访表示欢迎。陈颖表示,回顾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历史贡献,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培养生活力”等理念对现代教育的深远影响。近年来,福州教育在生活实践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出台《福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建成6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和25个省市级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教育机会。陈颖希望,四附小能继续研究和创新应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为福州教育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周洪宇教授为与会嘉宾作了题为《“生活·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专题讲座。他指出,“生活·实践”教育不仅仅要理论上的不断深入研究,更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周教授的演讲激发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思考,也为福州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上,周洪宇教授向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和泉州丰泽区泉秀实验小学颁发了“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实验学校的牌匾,这不仅是对两所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所做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继续深化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实验的一种激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厦门、福州的相关学校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生活·实践”教育的新路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融媒体中心